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主要包括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毁坏次数在3次以上或纠集3人以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毁坏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毁坏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包括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行为数额在五千至一万元以上应立案追诉。
法律分析
一、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1、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未达到5000元但毁坏次数在3次以上的;纠集3人以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首先必须澄清,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并不是一个罪名。广义上,所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都可以理解为非法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如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
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都属于中间意义上的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等。狭义的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犯罪包括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以下就介绍一下这两个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
侵占罪目前还没有全国的统一的立案追诉标准,司法实践中可以参照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根据《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数额在五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当立案追诉。
结语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损害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毁坏财物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毁坏次数达到3次以上,或者纠集3人以上故意毁坏财物。根据刑法规定,毁坏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毁坏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包括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其中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数额在五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当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机关请求予以保护,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二节 侦查终结 第二百九十二条 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