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死缓的具体和减刑条件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03 02:39:59
文档

死缓的具体和减刑条件是什么?

《刑法》规定了死缓减刑的具体条件,包括累犯、重罪犯和有组织暴力犯罪犯罪分子。被减刑的罪犯不能假释,为了保证罪刑相适应和人身安全。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也有下限,无期徒刑不少于25年,有期徒刑不少于20年。这样的规定旨在改变刑罚轻重不平衡现象。法律分析;一、死缓减刑具体条件有哪些。《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减刑。因此,罪犯在适用减刑的时候,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被判处死缓的累犯。第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推荐度:
导读《刑法》规定了死缓减刑的具体条件,包括累犯、重罪犯和有组织暴力犯罪犯罪分子。被减刑的罪犯不能假释,为了保证罪刑相适应和人身安全。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也有下限,无期徒刑不少于25年,有期徒刑不少于20年。这样的规定旨在改变刑罚轻重不平衡现象。法律分析;一、死缓减刑具体条件有哪些。《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减刑。因此,罪犯在适用减刑的时候,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被判处死缓的累犯。第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刑法》规定了死缓减刑的具体条件,包括累犯、重罪犯和有组织暴力犯罪犯罪分子。被减刑的罪犯不能假释,为了保证罪刑相适应和人身安全。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也有下限,无期徒刑不少于25年,有期徒刑不少于20年。这样的规定旨在改变刑罚轻重不平衡现象。

法律分析

一、死缓减刑具体条件有哪些

《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减刑。

因此,罪犯在适用减刑的时候,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被判处死缓的累犯;

第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第三、实施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对其决定减刑。

人民依照规定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减刑的罪犯仍可减刑,但要保证最低的服刑期限,有必要对犯有暴力性犯罪等重罪的犯罪分子予以减刑,坚持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的精神。

二、被减刑的人能否假释

被减刑的罪犯不可以假释

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释。

被减刑的死缓犯是不能假释的,即使在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是不能减刑的。这实际上是为了对这种人身危险性比较大的犯罪分子做到罪刑相适应。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因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人民可以同时决定对其减刑。新司法解释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相应严格了重大刑事罪犯的减刑、假释条件,推动改变“死刑过重、生刑过轻”的刑罚轻重不平衡现象。

在同时对死缓犯适用减刑的时候,必须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对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也是有下限的规定。一般在缓刑两年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二十五年;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二十年。就是说,减刑后,最低刑期不低于二十年。

结语

减刑是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决定减刑。减刑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不少于二十年。被减刑的罪犯不可以假释。减刑的规定旨在维护罪刑相适应原则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的精神,确保对暴力性犯罪等重罪的犯罪分子实施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请最高人民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备案。

文档

死缓的具体和减刑条件是什么?

《刑法》规定了死缓减刑的具体条件,包括累犯、重罪犯和有组织暴力犯罪犯罪分子。被减刑的罪犯不能假释,为了保证罪刑相适应和人身安全。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也有下限,无期徒刑不少于25年,有期徒刑不少于20年。这样的规定旨在改变刑罚轻重不平衡现象。法律分析;一、死缓减刑具体条件有哪些。《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减刑。因此,罪犯在适用减刑的时候,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被判处死缓的累犯。第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