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被宣告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条件如下:
(1)由利害关系人向提出申请。利害关系人是被申请人的近亲属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2)申请事由是被申请人由于病理上的原因而导致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
(3)申请人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提出。申请书的内容: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丧失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事实、理由等。
《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8的规定,申请为行为能力人应当由其近亲属向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提出。在向提出申请同时,最好是能获得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
依据法律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精神病人也属于行为能力人,但是认定其为行为能力人应当由人民依据其近亲属的申请来依法进行认定。
一、如何和精神病丈夫离婚?
和精神病人离婚,可以起诉到进行判决处理,在准备好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办理离婚手续,由于精神病人是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无法进行协议离婚处理,只能进行判决离婚。
和精神病人离婚,可以提交相关证据到起诉处理,由进行判决处理,这是最快的离婚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登记离婚要签离婚协议,需要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患者恰恰不具有相应的辨认、表达能力,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民政部门对此种情况的离婚是不予受理的,要通过诉讼解决。而诉讼离婚的法定理由是感情破裂。
另外,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能作为离婚诉讼的代理人。而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不应该剥夺他们的诉讼权利,在其清醒时,应保障其处理自己婚姻事务的权利。
二、孩子可以更换监护人吗?
可以变更。申请变更监护人是指被申请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服有关组织指定的监护人且又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起诉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员或者有关单位向人民提出申请变更被申请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能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不能承担监护职责:
一是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例如,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履行监护人的资格;或者,监护人的经济条件不适合担任监护人;
二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可能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者已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
三是申请变更监护人的,即有关组织依照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