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补偿金不同,赔偿金由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经济损失和其他约定费用组成,补偿金是按月工资计算的;维权可通过举报、劳动仲裁、起诉等方式进行。
法律分析
一、不签订劳动合同赔偿金,补偿金一样吗?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补偿金是不一样的,不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是由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约定的其他的赔偿费用组成的,不签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由员工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的。除此之外,不按时签劳动合同还要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
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二、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维权?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劳动纠纷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直接起诉不受理。仲裁结果对诉讼没有影响。没有劳动合同,要提供能证明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卡、出勤卡之类。没有劳动合同,在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的,可以要求从入职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补偿。超过一年的视为无固定期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入职之后,公司迟迟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也可以去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支付经济赔偿,并及时补签劳动合同,还可以直接去人民起诉。
结语
在劳动合同未签订的情况下,赔偿金和补偿金并不相同。赔偿金包括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其他约定的赔偿费用;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则是根据员工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的。此外,不按时签订劳动合同还需支付双倍工资。如遇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并可通过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赔偿,并及时补签劳动合同。也可选择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