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穿着服装,如果需要进行特别任务,便衣也是可以的,但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件。上门抓人的情况包括传唤、刑拘和逮捕。其中,逮捕需要满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以及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这两个条件。
法律分析
未必如此。
执行任务时,通常需要穿着服装。如果需要进行特别任务,便衣也是可以的,但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件,以表明身份。
什么情况上门抓人
一,主要是看是以什么理由“抓人”,通常有传唤、刑拘、逮捕。一般来说,如果是传唤通常只是带回去接受调查或协助调查;但是,如果上门是刑拘的话,那么事情可能比较重,这种情况也证明警方已经锁定为犯罪嫌疑人。
二,如果是逮捕就更严重了,这种情况证明警方已经掌握确凿证据,抓人回去进一步审讯,后面是公诉、判刑。
三,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机关的人民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机关,经该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1、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2、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3、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4、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什么情况上门抓人
二、上门抓人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根据这一规定,适用逮捕应当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一条件包含下列含义:
一、是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这就要求查明发生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而不能是其他事实,同时犯罪事实的存在已有一定证据加以证明;
二、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拓展延伸
是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数个犯罪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中一个就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的要求。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应当是适用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规定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才适用逮捕,而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逮捕。
结语
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穿着服装,但有时也会穿着便服进行特殊任务。如果需要进行逮捕,必须出示身份证件以表明身份。对于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有权当场盘问、检查,并将其带至机关。如果上门抓人,应根据不同的理由进行判断。对于需要逮捕的情况,必须满足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三个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2012修正):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四十四条 人民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人民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有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2012修正):第五章 警务保障 第三十四条 人民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公民和组织协助人民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对协助人民执行职务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2012修正):第五章 警务保障 第三十 人民工作所必需的通讯、训练设施和交通、消防以及派出所、监管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应当列入基本建设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