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邮寄弹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罪与罪的区分要注意非法持有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支、弹药的行为以及在禁止携带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支、弹药的行为的区别。
法律分析
一、非法邮寄弹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哪些
1、我国对于非法邮寄弹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如下: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罪与非罪的区分是怎么样的
非法持有、私藏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但是,根据本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要把非法持有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显然也违反了支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支管理法》第25条的规定,对未携带持证件的行为,由机关扣留其支、弹药,而不能认定为本罪。
(2)要把本罪与在禁止携带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支管理法》第44条的规定,应由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并没收其支、弹药,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但不构成犯罪。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邮寄弹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将非法持有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同时,禁止携带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支、弹药的行为可以被处以警告、拘留和罚款,但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的人员,丢失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与豁免条例: 第二十条 领馆和领馆成员携带自用的支、子弹入出境,必须经中国批准,并且按照中国的有关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2012修正):第二章 职权 第十条 遇有拒捕、、越狱、抢夺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机关的人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