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泄密的法律责任及如何证明员工泄露商业机密。员工需承担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可能面临徒刑、拘役和罚金。行政责任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证明员工泄露需考虑劳动关系、商业秘密存在、员工掌握情况等。防止员工泄密的措施包括上网、聊天和下载,进行网络监控和采取加密措施。
法律分析
一、员工泄密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员工泄密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1.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来说,泄露商业秘密给权利造成损失的,侵权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将要承担以下的刑事责任:
(1)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要处罚金或者单独处罚金;给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处罚金。
(2)明明就知道或者应该是知道上面行为,还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将会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
3.行政责任。泄露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接下来有关部门就会根据泄露秘密的情形,对侵权人做罚款等处罚。
二、如何证明员工泄露商业机密
证明员工泄露商业机密方法:
1.劳动关系问题。证明劳动关系比较容易,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表等均可以证明双方劳动关系。
2.商业秘密存在。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员工掌握商业秘密。要证明员工是否掌握一种商业秘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举证:
(1)员工的岗位。员工的岗位决定其是否能接触到商业秘密。
(2)员工签收证明等。
(3)一种特定行为,如员工作为企业代理人与对方签订商务合同,那么这名员工一定会掌握该合同的全部资料、商务信息、价款、货品等情况。
4.员工有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在具体案件的认定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判断接受泄露商业秘密的企业是否有利用该商业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来确认员工有无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
5.损失的确定。损失是要求侵害商业秘密的人、企业进行赔偿的重要基础,是确定赔偿额度的依据。
三、如何防止员工泄密
1.涉密计算机不上网;
2.网络聊天,禁止安装摄像头;
3.禁止擅自下载、安装与工作无关的程序;
4.通过网络监控,监视企业信息传播;
5.采取加密措施。
结语
员工泄密需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赔偿、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证明员工泄密方法:劳动关系、商业秘密存在、员工掌握商业秘密、员工有泄露行为、损失的确定。防止员工泄密:涉密计算机不上网、网络聊天、禁止擅自下载安装无关程序、网络监控、加密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