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结果通常在60日内出来,但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30日。工伤鉴定并非所有情况都能认定为工伤,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15日内再次申请鉴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一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后,劳动保障部门将组织调查核实,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建议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法律分析
工伤鉴定什么时候出结果?
1、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认定下来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工伤认定后,治疗终结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工伤待遇;
5、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时间,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6、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建议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工伤鉴定怎么做?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
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般来说,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但如遇企业不签字的情况,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用人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一般来说自从工伤鉴定之后的60日内就会得出结果,但是如果遇到了特殊的情况可以相应的延长30日的。工伤鉴定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如果我们对鉴定的结果表示不如愿我们是可以在15日之内再次向相关的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结语
工伤鉴定结果通常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后的60日内出具,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能会有30日的延期。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情况都能被认定为工伤,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在15日内再次向相关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非常重要,以保障您的权益。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建议您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