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劳动争议案件通常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但两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向提起诉讼:一是以工资欠条为证据的单一争议,二是在调解组织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但用人单位不履行的情况。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也进行了类似的规定。
由此可知,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提起诉讼,这通常被称为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前置。
那么仲裁前置有没有例外情形呢?换言之,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的相关规定,有两种情况,不需要仲裁程序,劳动者可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一、《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应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二、《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可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者是否可以绕过劳动仲裁程序直接向起诉?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通常应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然而,是否可以绕过劳动仲裁程序直接向起诉存在一定的例外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直接向起诉,而不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的情况包括: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仲裁机构无法履行职责的;二是劳动者主张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急需保护的;三是法律规定可以直接向起诉的其他情形。
因此,劳动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绕过劳动仲裁程序直接向起诉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此类起诉,并对其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总之,劳动者是否可以绕过劳动仲裁程序直接向起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且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建议劳动者咨询专业律师,以便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案件通常应经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可以绕过仲裁程序直接向起诉。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仲裁机构无法履行职责、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急需保护,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形下,可以直接向提起诉讼。然而,会对此类起诉进行审查,并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建议劳动者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在合法范围内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三条 【调解方式】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 【劳动争议处理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