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包括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等。此外,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还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对于这三种情况,还有可能免除处罚。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在于量刑幅度不同,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处罚,而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有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对于这三种情况,还有可能被免除处罚。
一、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从犯。
3.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4.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5.中止犯但造成损害的。
6.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7.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8.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10.预备犯。
11.未遂犯。
1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
二、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有以下几种:
1.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
2.坦白。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3.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
三、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关键在于二者量刑幅度不同。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而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比如某人犯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可由于有减轻处罚情节,因此适用第1个量刑幅度。但如果只是从轻处罚的话,则仍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
结语
在刑事案件中,存在一些法定情形和酌定情节,可以导致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定情形包括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等。酌定情节则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这些情形和情节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分子的处罚。需要注意的是,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在于量刑幅度的不同。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处罚范围内选择较轻的处罚,而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的最轻处罚范围以下给予处罚。
法律依据
(四)发现假药或者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