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施工现场受伤,用人单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如受伤是由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或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如果农民工在施工现场受伤,也可以不用劳动合同来认定。劳动者在受雇期间遭受到人身伤害的,用人单位应该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给劳动者造成人身伤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农民工遭受工地伤害,劳务合同缺失,维权途径与策略
农民工在工地受伤且未签劳务合同时,需要采取一些维权途径与策略来保护自身权益。首先,他们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其次,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此外,农民工还可以联合其他受害者,组织维权团体,共同争取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工资单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支持。最后,农民工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增加维权的压力。维权途径与策略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农民工在工地受伤且未签劳务合同时,需要采取维权途径与策略来保护自身权益。可寻求劳动仲裁、咨询律师,了解法律法规,联合受害者组织维权团体,收集相关证据,并通过媒体曝光事件,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