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超市标价不符不可要求十倍赔偿,具体赔偿标准为:按消费者要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失,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则为五百元。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超市标价不符的情形,是不可以要求十倍赔偿的,其具体赔偿标准为: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其具体赔偿金额以实际为准。
拓展延伸
超市价格误差引发消费者维权风波
超市价格误差引发消费者维权风波,涉及大量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例。消费者们发现超市商品标价与实际结算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质疑。随后,一些消费者纷纷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超市进行赔偿。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公众对超市价格诚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消费者维权风波的持续发酵,也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超市价格标示和结算的监管力度,以确保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正常运行。
结语
超市价格误差引发消费者维权风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超市标价不符的情形,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该事件的发酵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超市价格标示和结算的监管,以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和法律保护的加强将为消费者权益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