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挪用法律条款有哪些见《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哪些行为构成挪用罪挪用罪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挪用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移作他用。
(二)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三)行为人挪用的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挪用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
3、挪用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挪用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挪用犯罪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比较多的,但其中基本都要求涉及挪用的数额达到了5000元的,那么才会认定构成此罪。此外还需要注意如果是一般公司职员利用职权挪用公司的财物,此时被认定构成挪用资金罪,而不是这里的挪用罪。上文中对挪用法律条款作出了介绍,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