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后老板不发工资,可通过协商、调解、投诉、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未签合同不发工资,劳动者可要求支付每月二倍工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提起诉讼。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可要求支付每月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需支付劳动者每月二倍工资。
法律分析
一、员工辞职后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1、劳动者辞职时用人单位不结算工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没签合同不发工资怎么办
没签合同不发工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期限。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法律保障下离职员工工资维权的有效策略
离职员工工资未按约定发放时,可以依靠法律保障来维权。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通知书等。其次,与雇主进行沟通,以书面形式提出索赔要求,并要求解释违约原因。如果雇主拒绝履行义务,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可以聘请律师代理,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支持。此外,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寻求帮助,他们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和指导。最后,维权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坚持下去,有望获得合理的赔偿和补偿。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
结语
离职员工工资未按约定发放时,可以依靠法律保障来维权。收集相关证据,与雇主沟通并提出索赔要求,如遭拒可寻求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聘请律师代理提供法律意见和支持,也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求助。维权过程需耐心,但坚持下去,有望获得合理赔偿。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