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后是不能继续上诉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人民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
一、一审二审什么意思
一审是指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中院二审多久能出结果
第二审人民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上诉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上诉。
二审不存在立案审查问题。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上诉的,第二审人民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原审人民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原审人民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第二审人民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也就是说,原审人民应当在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25日内(如当事人直接向二审上诉,则为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送到二审。
三、审理再审案件程序是什么
审理再审案件程序是由原审人民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
人民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二百三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