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认定标准包括信息类型和数量、违法所得数额、信息用途、主体身份和主观恶性,以及信息用途引发的严重后果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关于“情节严重”的具体认定标准有:
1.信息类型和数量。
2.违法所得数额。
3.信息用途。
4.主体身份。
5.主观恶性。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一是信息数量、违法所得数额标准。二是信息用途引发的严重后果,其中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等后果,需要审查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与严重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
拓展延伸
信息贩卖犯罪的刑罚如何确定:法律界的争议与实践应用
信息贩卖犯罪的刑罚如何确定一直是法律界争议的焦点,也是实践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刑罚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考虑信息贩卖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包括信息的敏感性、波及范围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其次,要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动机,以及其在犯罪中的角色和行为的恶劣程度。此外,还需要考虑有关立法的规定和相关判例的先例,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性。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犯罪人的社会背景、前科记录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以便进行个案化的刑罚确定。综上所述,信息贩卖犯罪的刑罚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衡公正与实际情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公正。
结语
信息贩卖犯罪的刑罚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信息的敏感性、波及范围、社会影响等。此外,还需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犯罪动机以及行为的恶劣程度。立法规定和相关判例的先例也应被考虑,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性。同时,需充分考虑犯罪人的社会背景、前科记录和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个案化的刑罚确定。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