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遇到微信诈骗,应保存与犯罪嫌疑人的往来证明并报警。当事人可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汇款记录、语音或视频文件等证据,机关会搜集证据,无需当事人自行举证。
法律分析
当事人遇到微信诈骗,应该立即保存所有与犯罪嫌疑人的往来证明并立刻报警。其中,如果构成了刑事案件则不用当事人自行举证而是用机关搜集证据。但当事人可以提交以下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汇款记录;语音记录或者是视频文件等。
拓展延伸
微信诈骗罪的预防与打击措施
微信诈骗罪的预防与打击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微信诈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微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技术手段,提高微信平台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打击微信诈骗犯罪;加强执法力量,提高打击微信诈骗的效率和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微信诈骗犯罪。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警惕,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微信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可疑情况,共同构建起预防和打击微信诈骗犯罪的坚固防线。
结语
呼吁广大群众对于微信诈骗保持高度警惕,一旦遭遇应立即采取行动。当事人应及时保存与犯罪嫌疑人的往来证据并报警,机关将负责搜集证据。当事人可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汇款记录、语音或视频等证据。预防与打击微信诈骗需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手段和平台安全性、加强跨部门合作、增强执法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公众应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人,及时举报可疑情况,共同构筑防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