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皮
,是我国 民间常用 的一个俗 语,拼音 : ch uī n iú p í 指“ 说大话, 夸口”。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吹牛皮的由来
吹牛皮的由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渡河所用的羊皮筏。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时候,相传在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当地人用整只羊皮晒干漆上油漆,吹上气使它鼓起来,再把几只羊皮扎在一起,就可以渡河了。
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千斤重物过河。羊皮筏子较小,人们常用嘴把它吹鼓起来。
有个人说他不仅会吹羊皮筏,而且还能吹起牛皮筏来,后来有人真的将牛皮拿给那人去吹,因牛皮太大,那人怎么吹也吹不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用“吹牛皮”来形容爱说大话的人。
相关扩展:
“吹牛”源于屠夫。从前,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