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犯罪事实,但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不得定罪(法官个人知悉的有罪事实,不能作为判决有罪的依据);
2,无犯罪事实,但有伪证据指控犯罪,不得定罪;
3,除了免证事实之外,犯罪要件事实必须有证据证明;
4,证据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双方质证、辩论,并经法庭调查和评议,认为可信、客观后,才能作为判决基础自由心证原则在外国法文献中往往被称为自由心证主义。
5、自由心证原则是公法上的强行规范,不许当事人、公诉人合意变更或排除适用,也不许法官随意排除适用。
民事诉讼法中原始证据三性是什么意思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的“三性”,即:
第一,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二,证据的关联性,这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
第三,证据的合法性,这是指证据必须由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机关、法定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调查、收集和审查。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意思是审判管辖中的一种,亦称为审级管辖、事务管辖。各级审判机构对第一审案件管辖范围的划分,主要根据案件性质、情节轻重和影响范围大小来确定。
民事诉讼法证据证明
民事诉讼证据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是指法官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证明标准确定以后,一旦证据的证明力已达到这一标准,待证事实就算已得到证明,法官就应当认定该事实,以该事实的存在作为裁判的依据。反之,法官就应当认为待证事实未被证明为真或者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
民事诉讼中法定证据种类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另外,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什么叫民事诉讼的证据
1、民事诉讼证据指依照民事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民事诉讼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