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挪用资金罪的定义、犯罪情形及刑罚,以及该罪行的定罪处罚主体。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犯有挪用资金罪且无法偿还借款,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刑罚将
法律分析
如果一个人犯有挪用资金罪,且无法偿还借款,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呢?
根据《刑法》第272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如果一个人犯有挪用资金罪且无法偿还借款,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刑罚将根据挪用资金的数额和性质来决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都是挪用性质的犯罪,有以下明显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问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扰、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款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对象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物款,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家预算安排的民政事业经费,也包括临时调拨的专款物,还包括其他由国家、集体或者人民群众募捐的用于上述用途的特定款物等。
2、在客观上的表现不同
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资金罪中行为人挪用的资金,可以归个人使用,也可以借贷给他人,挪用特定款物罪是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利用特定的职权,将特定款物非法调拨、使用于其他方面,如修建楼堂馆所、购买小汽年及办公设备,进行生产、经营性的投资等,不能用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前述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3、犯罪主体不同
挪用单位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上不同
挪用资金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其所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意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挪用特定款物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用,却挪作他用。
拓展延伸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的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然而,如果挪用资金的数额较大,但无法偿还债务,是否意味着一定会被判刑呢?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挪用资金的数额较大,但用于了生产经营等合法用途,并且能够及时归还债务,那么就不一定会被判刑。但如果挪用资金的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并且无法偿还债务,那么就可能会被判刑。
但是,即使被判决有罪,刑罚也不会一定是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可能是罚金或者行政拘留。此外,如果挪用资金的数额较大,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也会从重处罚:
1. 经单位领导人批准或参与策划;
2. 多次挪用资金;
3. 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如果被指控有挪用资金罪,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以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制定最合适的应对策略。
结语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都是挪用性质的犯罪,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和对象、客观表现、犯罪主体以及主观内容等方面。如果一个人犯有挪用资金罪且无法偿还借款,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刑罚将根据挪用资金的数额和性质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反洗钱资金监测职责,可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获取所必需的信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应当提供。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定期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