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不可以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此外,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具体规定根据年龄而定。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未成年人居住在一起会对双方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结婚吗?
未成年人不可以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禁止结婚的情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婚后双方互为家庭成员】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二、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由此可见,并不是说成年以后就可以登记结婚了,法律上规定18周岁就属于成年人,但18周岁并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低于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以夫妻关系居住在一起,这样对双方的生理、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结语
未成年人不可以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才能结婚。此外,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也被禁止结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其民事行为受到。因此,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未成年人以夫妻关系居住在一起,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二条 国家鼓励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共同进行医学检查或者相关健康体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