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仲裁的法律适用范围:目前与医疗纠纷仲裁的法律适用有关的医疗卫生法律体系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医疗纠纷仲裁的主要依据。
(二)医疗纠纷仲裁的法律适用要求:医疗纠纷仲裁机构在适用法律时应做到合法、准确、及时。
一、该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造成医疗过失或者医疗事故纠纷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测的部门或者专职或兼职人员报告;
3、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测的部门、专职人员或者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相关情况,并向患者报告解释。
法律规定,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的纠纷。
二、医疗纠纷的对策方式和救济途径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救济途径方法如下:
1、和解;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准备工作如下:
1、复印和封存有关物证;
2、咨询专家;
3、患者或患者家属应注意保留与院方就医疗纠纷发生争议时的谈话内容;等等。
三、患者可以复印哪些病历?
病历是医疗纠纷案件的证据之魂,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复印的病历,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16条之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患者要求查阅、复制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