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后办理离职手续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不续签、按合同到期日期办理离职手续、交接工作、退还公司财产、核算考勤和结算工资、办理离职证明和住房公积金提取等。根据《劳动合同法》,办理工作交接时应支付经济补偿。交接工作和最后工资结清可以同步进行,否则公司可以不结算费用。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劳动者因个人的原因不想要续签,觉得自己需要换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那么就要办理离职手续,从公司里面合法规范的离职,那么,劳动合同到期该怎样办理离职手续?
第一,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不续签,公司不发放补偿金,不能领取失业保险;
第二,按合同到期的日期按离职流程办理离职手续,离职手续包括以下内容:交接工作;退还各种公司财产,包含工作服、书籍、电脑、工具等物品;核算考勤,结算当月工资,约定发放时间;人事发送离职证明、《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单》等证明;凭借离职证明、身份证和《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单》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就是说办理离职手续,交接工作和最后工资的结清可以同步进行。如果没有交接工作,那么最后的费用公司也可以不用结算。
拓展延伸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双方应当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并达成一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解除合同的通知期限,根据劳动法规定提前通知对方;2.支付相应的赔偿金或遵守约定的解除条件;3.处理好离职手续,如交接工作、结清工资等;4.保留相关证据,以防后期可能出现的纠纷;5.了解解除劳动合同后的权益保障,如失业保险、社保等。总之,解除劳动合同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应当谨慎处理,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不想续签,应按照离职手续办理。首先,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不续签,无补偿金和失业保险。其次,在合同到期时办理离职手续,包括交接工作、归还公司财产、结算工资等。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法律程序,注意事项包括通知期限、赔偿金、离职手续等,保留证据以防纠纷,了解权益保障如失业保险。解除劳动合同需谨慎处理,遵循法律规定,保护双方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