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收入是含税的。
应税收入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税收入时,通常会考虑企业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含税收入和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是指包含或其他相关税费的收入,而不含税收入则是指不包含税费的收入。
应税收入主要种类如下:
1、生产、经营、服务收入:纳税人的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业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3、利息收入: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6、股息收入: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事业单位代行职能取得的罚没收入除外)、包装物押金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应税收入的作用如下:
1、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税收入是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应税收入,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
2、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应税收入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整应税收入,可以刺激或抑制消费、投资等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
3、公平社会财富的必要手段:通过征收应税收入,可以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减少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例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4、激励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应税收入的存在和征收,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遵守税收法规,按时缴纳税款,避免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合理的应税收入也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高效益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应税收入的计算涉及到税收法规和的执行,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税收法规和。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税收法规和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管理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规定的,依照制定的行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