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一般不支持。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双方对利息有明确协商或表述,会推定存在口头约定,支持债权人起诉要求支付利息。根据最高规定,除自然人之间借贷外,应结合合同内容、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如果没有书面约定利息,则视为没有利息,债权人起诉要求支付利息,一般不会支持。但是,如果有证据,比如,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明双方对利息的计算方式有明确的协商、对利息有明确的表述等情形的,可以推定双方对利息有进行过口头约定,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起诉要求支付利息,一般会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拓展延伸
对未写利息的借条裁定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对未写利息的借条裁定的标准和程序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和处理的。在裁定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借条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借款性质、借款金额、市场利率、借款期限等。程序上,当事人可以通过起诉或申请仲裁等方式将纠纷提交给,会依法组织庭审、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收集证据,最终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定。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总体而言,的裁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公正、合法的解决借条纠纷。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若无书面约定利息,则视为无利息。债权人起诉要求支付利息时,一般不支持。然而,若存在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证明双方对利息有明确协商和表述,可推定双方进行了口头约定。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起诉要求支付利息时,一般会支持。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未约定利息的,不支持支付利息的主张。除非借贷双方对利息约定不明,应结合合同内容、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裁定借条纠纷时,会考虑借条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意思表示、借款性质、金额、期限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程序,以保障公正、合法的解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应当裁定中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