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酒驾顶替者如何被处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5 07:06:44
文档

酒驾顶替者如何被处罚?

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被认定为逃逸行为,即使行为人事后自首也不能改变逃逸的定性。被顶替者和顶替者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法律分析;一、顶替他人酒驾如何进行处罚。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有哪些。
推荐度:
导读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被认定为逃逸行为,即使行为人事后自首也不能改变逃逸的定性。被顶替者和顶替者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法律分析;一、顶替他人酒驾如何进行处罚。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有哪些。


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被认定为逃逸行为,即使行为人事后自首也不能改变逃逸的定性。被顶替者和顶替者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一、顶替他人酒驾如何进行处罚?

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有哪些?

(1)《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就象有的盗窃犯,在窃得财物回家后感到不安又将所窃的财物主动退还失主,仍应认定其盗窃犯罪既遂一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量刑情节一旦形成,就不能回转。事后,行为人感到内心不安,主动到有关部门讲清问题,这是他原先在主观上逃避法律追究转变到主动接受处理的一个转换,也只能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这是另一个法定的从轻量刑情节。因此,我们不能将后来的自首去否认他当时逃避法律追究的事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当中,确实也存在着很多违法犯罪行为找人冒名顶替的现象,尤其是在醉酒驾驶这一方面,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的话,不仅仅是冒名顶替的者需要受到处罚,被顶替者依然是需要面临着刑事处罚。

结语

顶替他人酒驾行为涉及到肇事逃逸和妨碍公务罪,尤其在重特大事故中,被顶替者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定性处理。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提供帮助,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包庇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在顶替他人酒驾的情况下,不仅冒名顶替者需要受到处罚,被顶替者也需要面临刑事处罚的可能。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文档

酒驾顶替者如何被处罚?

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被认定为逃逸行为,即使行为人事后自首也不能改变逃逸的定性。被顶替者和顶替者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法律分析;一、顶替他人酒驾如何进行处罚。顶替他人酒驾的处罚是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冒名顶替者构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有哪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