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应对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的情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5 05:28:36
文档

如何应对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的情况?

盗窃身份信息并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机关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若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分析;一般涉及民事侵权和行政责任,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若盗窃身份信息之后并且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的,则会追究刑事责任。拓展延伸;防范身份证信息盗用的有效措施。
推荐度:
导读盗窃身份信息并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机关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若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分析;一般涉及民事侵权和行政责任,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若盗窃身份信息之后并且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的,则会追究刑事责任。拓展延伸;防范身份证信息盗用的有效措施。


盗窃身份信息并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机关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若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般涉及民事侵权和行政责任,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若盗窃身份信息之后并且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的,则会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防范身份证信息盗用的有效措施

防范身份证信息盗用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个人应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其次,定期检查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此外,网上购物时选择正规平台,注意个人账户和密码的安全性,避免被黑客攻击。同时,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不重复使用密码。另外,谨慎对待来自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Wi-Fi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最好使用VPN进行加密传输。此外,如发现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应及时向机关报案,并与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相关机构联系,冻结涉及个人信息的账户。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就能有效减少身份证信息盗用的风险。

结语

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是每个人的责任。未经授权盗窃和使用身份信息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冒用他人身份证将受到行政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为预防信息盗用,个人应妥善保管身份证件,定期检查信用报告,选择安全的购物平台,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联系方式,保护公共Wi-Fi使用安全,并及时报案和冻结相关账户。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我们能有效降低身份信息盗用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文档

如何应对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的情况?

盗窃身份信息并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机关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若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分析;一般涉及民事侵权和行政责任,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若盗窃身份信息之后并且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符合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的,则会追究刑事责任。拓展延伸;防范身份证信息盗用的有效措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