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错认犯罪嫌疑人构成名誉侵权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5 05:16:14
文档

错认犯罪嫌疑人构成名誉侵权吗

案情2003年9月7日下午,被害人李某女在回家的路途中遭人强暴,李-女不认识作案人,但她认为作案人与其熟悉的一吴姓男子长得相像,便认为作案人是他的兄弟吴某。第二日,李-女便到机关报案指控吴某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9月9日,机关以涉嫌强奸对吴某采取拘留强制措施。后经机关调查取证排除了吴某作案的嫌疑,吴某于2003年9月15日被释放。被释放后吴某便一直生活在焦躁、悲伤和忧郁的情绪之中,精神上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其工作生活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精神痛苦,吴某一纸诉状将李-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女赔偿精神赔偿损失费5000元。被告李-女辩称,到机关报案,如实地提供破案线索是正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吴某的行为,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推荐度:
导读案情2003年9月7日下午,被害人李某女在回家的路途中遭人强暴,李-女不认识作案人,但她认为作案人与其熟悉的一吴姓男子长得相像,便认为作案人是他的兄弟吴某。第二日,李-女便到机关报案指控吴某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9月9日,机关以涉嫌强奸对吴某采取拘留强制措施。后经机关调查取证排除了吴某作案的嫌疑,吴某于2003年9月15日被释放。被释放后吴某便一直生活在焦躁、悲伤和忧郁的情绪之中,精神上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其工作生活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精神痛苦,吴某一纸诉状将李-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女赔偿精神赔偿损失费5000元。被告李-女辩称,到机关报案,如实地提供破案线索是正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吴某的行为,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案情2003年9月7日下午,被害人李某女在回家的路途中遭人强暴,李-女不认识作案人,但她认为作案人与其熟悉的一吴姓男子长得相像,便认为作案人是他的兄弟吴某。第二日,李-女便到机关报案指控吴某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9月9日,机关以涉嫌强奸对吴某采取拘留强制措施。后经机关调查取证排除了吴某作案的嫌疑,吴某于2003年9月15日被释放。被释放后吴某便一直生活在焦躁、悲伤和忧郁的情绪之中,精神上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其工作生活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精神痛苦,吴某一纸诉状将李-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女赔偿精神赔偿损失费5000元。审判原告吴某诉称,我与李-女素不相识,李-女却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指认我实施了强奸行为,并被机关拘留了数日,严重侵犯了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社会对我的评价急剧降低,要求李-女为我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被告李-女辩称,到机关报案,如实地提供破案线索是正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吴某的行为,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江苏省丰县人民审理后认为: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机关报案或控告。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有错的,也不应视为诬告。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他人以检举、控告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不应受理。本案中,李-女向机关的控告行为是正当、合法的,并没有侮辱、诽谤吴某的故意,丰县人民遂依法裁定驳回了原告吴某的起诉。点评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构成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行为人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2、受害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受到侵犯,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侮辱、诽谤他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本案中,李-女向机关报案和控告是行使其法定权利,没有侮辱、诽谤吴某的主观故意,也不存在任何过失,因此,李-女不应当承担侵犯名誉权的损害赔偿责任。1998年8月31日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项规定:“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他人以检举、控告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不予受理。如果借检举、控告之名侮辱、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损害,当事人以其名誉权受到侵害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应当受理。”该项规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应作扩大解释,包括犯罪行为。结合本案,原告吴某在庭审中没有提供有关被告李-女是借控告之名侮辱、诽谤自己的相关证据,因此依法裁定驳回了原告吴某的起诉。(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浏览次】

文档

错认犯罪嫌疑人构成名誉侵权吗

案情2003年9月7日下午,被害人李某女在回家的路途中遭人强暴,李-女不认识作案人,但她认为作案人与其熟悉的一吴姓男子长得相像,便认为作案人是他的兄弟吴某。第二日,李-女便到机关报案指控吴某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9月9日,机关以涉嫌强奸对吴某采取拘留强制措施。后经机关调查取证排除了吴某作案的嫌疑,吴某于2003年9月15日被释放。被释放后吴某便一直生活在焦躁、悲伤和忧郁的情绪之中,精神上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其工作生活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精神痛苦,吴某一纸诉状将李-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女赔偿精神赔偿损失费5000元。被告李-女辩称,到机关报案,如实地提供破案线索是正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吴某的行为,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