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终止领取失业保险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2 08:54:15
文档

终止领取失业保险的情形有哪些?

失业保险待遇终止的情况有: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绝介绍的工作。在这些情况下,失业人员将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违反规定擅自停止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失业人员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法律分析;下列几种情形会导致失业保险待遇终止。1、重新就业。失业人员就业是其获得生活来源的根本出路,失业人员转为从业人员,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2、应征服兵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8周岁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我国公民,可以参加人民或武装。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应征服兵役。服役后,不再具有失业人员身份,不能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推荐度:
导读失业保险待遇终止的情况有: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绝介绍的工作。在这些情况下,失业人员将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违反规定擅自停止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失业人员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法律分析;下列几种情形会导致失业保险待遇终止。1、重新就业。失业人员就业是其获得生活来源的根本出路,失业人员转为从业人员,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2、应征服兵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8周岁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我国公民,可以参加人民或武装。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应征服兵役。服役后,不再具有失业人员身份,不能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待遇终止的情况有: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绝介绍的工作。在这些情况下,失业人员将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违反规定擅自停止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失业人员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下列几种情形会导致失业保险待遇终止:

1、重新就业。失业人员就业是其获得生活来源的根本出路,失业人员转为从业人员,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2、应征服兵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8周岁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我国公民,可以参加人民或武装。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应征服兵役。服役后,不再具有失业人员身份,不能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移居境外。根据国际通行惯例,移居国土以外(境外)的人员,不属于本国失业保险的范围。我国公民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移居境外的,已经超出失业保险的地域管辖的范围,应该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属于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根据失业保险的有关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费的,在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养老保险关系暂时中断,其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可以存续,待重新就业后,应当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可以从享受失业保险过渡到享受养老保险,按其缴费年限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其基本生活由养老保险予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停止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或违反有关行规给予行政处罚的,应根据对其处罚的结果确定是否停止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不存在基本生活问题,应停止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判处缓刑或者其他行政处罚的,应当继续支付失业保险待遇。

6、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失业人员失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当地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范围内选择就业服务机构。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介绍的工作,应停止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违反规定擅自停止失业保险待遇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第5条的规定,向人民提起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结语

合理终止失业保险待遇是确保制度公平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或拒绝就业介绍等情形均会导致终止待遇。此外,对于违规停止待遇的失业人员,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甚至提起诉讼。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维护制度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是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价值所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文档

终止领取失业保险的情形有哪些?

失业保险待遇终止的情况有: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绝介绍的工作。在这些情况下,失业人员将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违反规定擅自停止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失业人员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法律分析;下列几种情形会导致失业保险待遇终止。1、重新就业。失业人员就业是其获得生活来源的根本出路,失业人员转为从业人员,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2、应征服兵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8周岁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我国公民,可以参加人民或武装。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应征服兵役。服役后,不再具有失业人员身份,不能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