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承担经济补偿或赔偿责任,但劳动者因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除外。具体情形包括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如果劳动者因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规定了劳动者在违反法律法规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犯罪的惩罚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或者终止方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故意犯罪或者有重大嫌疑被依法查实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同时有两种以上情形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劳动者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用人单位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犯罪的惩罚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同时,劳动者犯罪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责任。但是,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因此,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2020-11-29) 第三十五条 保安培训单位应当按照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法律、保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
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由门审定。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2020-11-29) 第十三条 自行招用保安员的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有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保安员,有健全的保安服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保安员管理制度。
娱乐场所应当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保安服务公司聘用保安员,不得自行招用保安员。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2022-03-29) 第三十五条 保安培训单位应当按照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法律、保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
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由门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