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构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除了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内的都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按此解释,单位不仅指机关、团体等本身,还指其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
一、单位犯罪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单位犯罪四个构成要件是:
1、犯罪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犯罪客体:客体因不同的犯罪而有所不同,但也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3、犯罪主观方面: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4、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问题
私分国有资产罪一般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用单位的名义把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国有资产流失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我国的刑法明确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单位犯罪。但是按刑法规定,只会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三、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
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
3、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 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