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拖欠工资能仲裁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24 06:11:53
文档

拖欠工资能仲裁吗

本文介绍了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和流程,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用提前30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话,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法律分析;一、关于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拖欠工资是可以进行仲裁的。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推荐度:
导读本文介绍了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和流程,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用提前30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话,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法律分析;一、关于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拖欠工资是可以进行仲裁的。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本文介绍了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和流程,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用提前30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话,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分析

一、关于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

拖欠工资是可以进行仲裁的。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二、拖欠工资仲裁流程是什么

拖欠工资仲裁流程如下:

1.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3.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将进行明确仲裁请求、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庭调查事实、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等环节;

4.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5.仲裁庭及时作出裁决。

三、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用提前30天吗

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况。

拓展延伸

标题:['1. 【劳动仲裁】如何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拖欠工资问题一直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焦点。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拖欠工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 协商解决:首先,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了解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并寻求解决办法。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就工资的发放标准、发放时间等细节达成一致。

2.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法调查事实,并作出裁决。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3. 寻求法律援助:对于经济条件较弱的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等服务,帮助劳动者维权。

4. 报警处理: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报警,要求机关介入处理。通过报警,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协商、仲裁、法律援助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相关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结语

拖欠工资是可以进行仲裁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仲裁流程包括提交仲裁申请、受理、调解、裁决等环节。如果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无需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08-14) 第二条 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12-06)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2012-12-28)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确认。

文档

拖欠工资能仲裁吗

本文介绍了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和流程,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用提前30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话,劳动者可以立即辞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法律分析;一、关于拖欠工资的仲裁问题。拖欠工资是可以进行仲裁的。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