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欠工资一年多还可以劳动仲裁。
劳动者在权利受到侵害后一年内有权提起劳动仲裁。即使工资拖欠超过一年,只要在时效期限内,仍可申请解决争议。超过时效期限,仲裁请求可能不被受理。劳动者应及时采取行动,避免错失申诉机会。
工资的支付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设定的最低工资线,用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
2、计时工资: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适用于按小时或日计酬的工作;
3、计件工资:根据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工资,适用于生产线或者任务明确的岗位;
4、绩效工资:依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确定工资部分,鼓励提高工作效率;
5、岗位工资: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的职责和技能要求来确定工资水平。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遭受工资拖欠的情况下,即便拖欠时间超过一年,只要在一年的法定时效期限内提起劳动仲裁,就有机会解决争议,但若超出时效期限则仲裁请求可能不予受理,因此劳动者需及时行动以免失去申诉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