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讨薪告到劳动局有用,可调解或申请劳动仲裁。农民工应向劳动监督大队或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规用人单位将被责令支付工资报酬和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一、农民工讨薪告到劳动局是否有用
1、农民工讨薪告到劳动局有用。农民工也可以调解或申请劳动仲裁。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农民工讨薪应该向谁举报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当事人可以到劳动监督大队或者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拓展延伸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劳动局介入后能否迅速解决?
劳动局介入后,能否迅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劳动局可以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如罚款和起诉雇主。其次,劳动局可以协调与雇主进行谈判,促使其及时支付拖欠的工资。然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因为涉及到调查、法律程序和雇主合作的问题。此外,劳动局的工作负荷和资源也会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因此,虽然劳动局介入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帮助,但迅速解决问题的结果仍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各方的合作态度。
结语
农民工讨薪告到劳动局是有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农民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调解不成,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农民工应向劳动监督大队或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处以赔偿金。劳动局介入后,能否迅速解决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调查、法律程序和雇主合作等。因此,农民工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并与劳动局积极合作,以期尽快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