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分割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起诉,判决后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协议书无强制执行力,只有判决后具备法律强制力,可向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离婚后财产分割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起诉。判决后,对方仍不履行的,还可以向申请强制执行。
离婚协议书虽然对双方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不能依据离婚协议向民政部门或申请强制执行。经判决后该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对方不主动履行,当事人可以据此向申请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应对离婚后财产分割违约情况的法律措施
应对离婚后财产分割违约情况的法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害方可以通过起诉违约方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按照协议履行财产分割义务。其次,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例如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以迫使违约方履行义务。另外,受害方还可以申请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股权等财产,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此外,如果违约方的行为构成犯罪,受害方还可以向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总之,应对离婚后财产分割违约情况,受害方可以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执行。
结语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违约行为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判决后,对方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协议书无强制执行力,但判决后具备法律强制力。受害方可起诉违约方,可采取查封、拍卖等措施,保障权益。冻结账户、报案等措施亦可采取。依靠法律手段,确保财产分割协议有效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