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一方转移财产时,另一方可以申请进行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两种。诉前保全适用于紧急情况,诉讼保全适用于已起诉后发现财产问题。申请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否则解除保全。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共同财产的,离婚时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离婚后发现此类行为可再次分割财产。
法律分析
如果在离婚前一方转移财产的,另一方可以申请进行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又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两种。诉前保全是在当事人尚未起诉前就向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这一般适用于情况紧急的情形,如还未起诉时就发现对方已在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等。
需要提醒的是,在采取保全措施后规定期限之内,申请人必须起诉,如果不起诉,将解除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是当事人一方已正式起诉后,发现对方有毁损、隐匿、转移、变卖财产等迹象时,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的措施。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负有保管被保全财产的义务人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隐藏、转移、毁损或变卖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拓展延伸
夫妻离婚后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夫妻离婚后,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至关重要。首先,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程序。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财产证明和交易记录,以证明财产的归属。同时,与配偶进行沟通,尽量达成协议,如通过财产分割协议或离婚协议来平等分配财产。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提起诉讼,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此外,还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保持对自己权益的了解和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决策,以确保自己的财产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结语
离婚涉及财产保全问题,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权益和程序。收集证据,与配偶协商达成协议,如分割财产。如无法协商,可诉诸保护权益。诉讼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主张,密切关注法律变化,保持冷静理智,确保财产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