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继承人可继承。自建房的继承人根据遗嘱或法定继承处理。农村需加大普法力度,明确宅基地的继承权与使用权。
法律分析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不能继承;不过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可继承。自建房的继承人有遗嘱的执行遗嘱,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其实对农村还是要加大普法力度的,因为农村的很多村民随着长时间使用宅基地,都把宅基地看成了本人的财产,事实上是宅基地上如果有自建房的话,那么继承自建房自然也就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上没有房子的,宅基地就不能继承了。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不能继承。然而,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有权继承。对于自建房的继承人来说,如果有遗嘱,应按照遗嘱执行;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处理。继承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继承人只能继承自己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此外,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如果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也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农村地区,加强普法教育尤为重要,以帮助村民正确理解宅基地的性质和继承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