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剩余的土地归原土地使用权人使用。
对土地进行征收之前,征收方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且制订征收方案确定征收范围,征收的土地超出范围的,对多占的土地要退回,恢复原状。
征地维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可以到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举报。
2、网络举报:国土资源部举报信箱
3、寻求媒体帮助。
4、向征地部门所在地或上一级投诉。
5、向提起诉讼。
土地征用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流程:
1、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县、市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其中征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土地,由县、市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和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情况拟定,城市建设用地区外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按建设项目实施征地的,由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或建设主管部门的建设用地申请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包括征用土地的目的及用途,征用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的种类及数量,征用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劳动力安置途径,原土地的所有权人及使用权人情况等。
2、审查报批。征用土地方案拟定后,由县、市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批准。其中征用农用地,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的,批准农用地转用时批准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和征用批准权属于省级的,省级同时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省级,而征用土地审批权属于的,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后报批准征用土地。
3、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用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在当地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综上所述:土地被征收时,对于被征收方会作出相应的补偿,但征收后如果土地有剩余,这种情况下还是可以交给土地原使用权人继续使用,但如果再次继续征收时,则不再支付土地补偿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