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酒驾的处罚标准及认定为刑事犯罪的标准,以及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酒驾不一定是刑事处罚,而行政处罚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拘留等,刑事处罚则包括拘役、罚款、吊销驾驶证等。醉酒驾驶机动车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受害人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营养费等。
法律分析
一、酒驾是否属于刑事处罚范畴?
酒驾不一定是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5、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刑事处罚:
(一)犯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二、酒驾认定为刑事犯罪的标准是什么
醉驾状态的检验采取的主要是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的临界值为20毫克/100毫升,醉驾血液酒精含量的临界值为80毫克/毫升。
据此,酒后驾驶分两种:
1、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2、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医疗费用: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等医疗费用,需要结合患者的病例和诊断证明。
2、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状况、护理人员数量、护理期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无收入或者聘用护工的,按照当地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护工劳动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收入和误工费确定。受害人的固定收入(日/月/年)损失时间或(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上一年被诉所在地同(近)行业职工平均工资365天)损失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住院伙食补助住院天数。
5、交通费:按照受害者及其必要的护理人员为就医或转院所发生的实际费用计算。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残疾情况,参考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拓展延伸
酒驾是指在驾驶过程中饮酒或服用酒精饮料的行为。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驾属于违法行为,严重时可被认定为犯罪行为。那么,酒驾如何认定为刑事犯罪呢?
首先,酒驾的酒精含量需要达到或超过规定的醉酒标准,即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80毫克。这是酒驾被认定为犯罪的最基本标准。
其次,酒驾的酒驾时间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经法定程序鉴定为酒后驾驶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就是说,酒驾时间需要达到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最后,酒驾的致死率也是影响酒驾是否认定为犯罪的重要因素。如果酒驾导致人员死亡,则酒驾就更容易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酒驾认定为刑事犯罪需要满足酒精含量、酒驾时间和致死率等三个条件。如果您在驾驶过程中饮酒,将会面临罚款、记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甚至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
结语
结语: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酒驾是否属于刑事处罚范畴以及酒驾认定为刑事犯罪的标准和赔偿标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饮酒和醉酒驾驶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性,遵守交通法规,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