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一裁终局的仲裁制度,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定后,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由向起诉的,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起诉。
合同约定仲裁不同意仲裁结果是否能诉讼?
合同约定仲裁不同意仲裁结果能诉讼。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起诉。
经济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吗?
经济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
经济纠纷可以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
我国经济仲裁的受案范围十分广泛。我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申请仲裁。
首先申请仲裁的前提是曾经签订过仲裁协议或者当事人之间约定了仲裁条款,然后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即可。
仲裁申请书要具备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诉讼程序如下:
(1)向管辖提起诉讼;
(2)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立案;
(3)将起诉状送达被告,被告在规定期限内答辩;
(4)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判决。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是否可以仲裁?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可以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准备哪些?
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准备以下材料:
一、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原告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诉讼代理人代理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的,应提交诉讼代理资格证明。
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军官证等)复印件;
原告为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组织应提交证明其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法人应提交年检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起诉时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原告在立案时既可以把本案所有证据材料连同诉状一并提交,也可以单独提交立案时所必须的证据材料。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是哪些?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有:
1.启动的前提不同,要启动仲裁程序,必须要合同双方达成将纠纷提交仲裁的一致的意思表示;而对于诉讼而言,只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可以向提起诉讼。
2.管辖的规定不同,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人民分为四级,上级对下级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能,诉讼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3.选择裁判员的权利不同,在仲裁中,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而诉讼之中,当事人无权选择审判员。 该内容由 李晓航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