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处理程序: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等等。
一、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处理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方法如下:
1、协商,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应当签署协议书;
2、调解,医疗机构收到调解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诉讼方式,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有时间,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6、残疾用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二、医疗纠纷婴儿伤残如何鉴定
医疗纠纷申请鉴定的流程如下:
1、病员家属要求追究医疗责任时,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
2、病员或其家属对医疗单位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3、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申请,限于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但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申请。
4、对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5、对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鉴定书十五天内向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复查。
6、省医疗事物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如对结论不服,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起诉。
三、医疗事故认定申请时限
关于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时限一般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书面申请(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