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赠扶养协议的主旨是双方当事利义务对应,扶养人应履行生养死葬义务,遗赠人应遗赠财产。协议解除时,扶养人不履行义务将失去受遗赠权利,已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可要求解除协议,若扶养人拒不履行义务。
法律分析
1、遗赠扶养协议实质是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从履行义务的角度看,一方面,扶养人应对遗赠人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另一方面,遗赠人应当将协议约定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这是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2、协议订立后,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已经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以补偿。
3、对于扶养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遗赠人可以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
拓展延伸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如何?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约束力主要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和相关法规的规定。一般而言,遗赠扶养协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很多国家,遗赠扶养协议可以被视为一种合法的法律文书,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然而,具体的约束力可能会受到一些和条件的影响,例如协议的合法性、公平性、遗嘱的有效性等。如果协议符合法律要求并被认可,那么遗赠扶养协议的约束力将更加明确和可执行。因此,在制定遗赠扶养协议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遗赠扶养协议作为一种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扶养人应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而遗赠人则应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协议的效力中,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如果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解除,其将失去受遗赠的权利,已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也有权要求解除协议,若扶养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因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而异,但一般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制定协议时应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