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者违法不履行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其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劳动者可提前通知解除合同,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亦可。双方协商一致也可解除合同。若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人身自由,或违章指挥冒险危及劳动者安全,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无需事先通知。
法律分析
厂里合同没到期不干属于劳动者违法,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拓展延伸
合同到期后,工厂是否有义务停止施工?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到期后,工厂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义务继续施工。合同的到期意味着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的终止。因此,工厂可以选择停止施工,并按照合同约定处理相关事务。然而,如果合同中存在续约条款或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延长合同期限,工厂可能有义务继续施工。此外,根据法律原则,如果合同到期后工厂继续施工并受益于继续履行,可能会被认定为默示续约或新合同的形成。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合同条款、双方意愿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建议在合同到期前及时与工厂进行沟通,明确双方的意愿和权益,避免产生纠纷。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合同未到期时擅自离职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然而,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双方也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同时,如果用人单位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强迫劳动者工作,或者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安全,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合同,无需事先告知。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到期后工厂一般没有义务继续施工,但具体情况需根据合同条款、双方意愿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建议双方在合同到期前及时沟通,明确权益,避免纠纷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