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金继承顺序不存在,可协商分割或通过法院处理。享受抚恤金需同时符合直系亲属和供养条件。继承财产属于个人或共同财产,可根据夫妻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我国抚恤金包括伤残和死亡抚恤金,发放对象分别为伤残人员及其家属、烈士及其家属。抚恤金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发放由相关单位负责。
法律分析
抚恤金可以配偶先继承一半,抚恤金继承顺序是不存在的。可以平分,但从个人情感来讲,应该多份给照顾老人的人一些老伴和子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公务员死亡后抚恤金发放顺序先是配偶,然后父母子女,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
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二是这些亲属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养。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单位是依据有关法规、规章及政策发放的,如何分配,授予对象,这些相应规定的,主要由发放单位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继承财产属不属于个人财产
1、如果继承人在没有结婚登记时继承的遗产,则属于个人遗产;
2、如果继承人在婚姻存续期间继承的遗产,若夫妻双方约定了继承财产属于双方共同所有,那么属于共同财产;
3、若没有约定,按个人财产而定。法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我国抚恤金主要有两种:
一为伤残抚恤金,发放对象为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职工等;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
二为死亡抚恤金,发放对象是烈士、因公牺牲人的家属。公民依法获得政府发给的抚恤金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
结语
抚恤金的继承顺序并不存在,但根据个人情感,照顾老人的人应该多得一些。公务员的抚恤金发放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或配偶,并且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并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继承财产是否属于个人财产取决于在继承时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婚姻登记以及是否有夫妻共同财产约定。我国的抚恤金主要包括伤残抚恤金和死亡抚恤金,发放对象分别是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职工以及烈士、因公牺牲人的家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