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法定继承的概念和范围。法定继承是指在继承人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顺序以及遗产分配的制度。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顺序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分析
法定继承是一种与遗嘱继承相对的继承制度。他是指继承人的范围、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继承。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法律直接规定在被继承人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能对遗产享有继承权的人的范围。在法律所规定的这个范围中的人即为法定继承人。我国法律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
(1)配偶。配偶包括经确认有效的事实婚姻中的配偶;已经进行结婚登记但尚未同居或新婚不久一方死亡其存活的配偶;感情不和一审已判决离婚,在上诉期间一方死亡其存活的配偶。
(2)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2)法定继承人的顺序(1)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结语
法定继承是一种与遗嘱继承相对的继承制度。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我国法律规定中,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为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