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民法典中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如解除权、撤销权等。除斥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除斥期间不是绝对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即使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
法律分析
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了相对人催告后法定代理人追认权行使的1个月期限。
(三)《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相对人催告后被代理人追认权行使的1个月期限。
(四)《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五)《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债权人对侵害行为行使撤销权的1年和5年期限。
(六)《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其中,法律规定的期限,为法定除斥期间,当事人约定的期限,为约定除斥期间。
(七)《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债权人领取提存物权利的5年期限。
(八)《民法典》第六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买受人对买卖标的物异议权行使的2年期限。
合同解除权的认定是需要由双方协商来进行处理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合同的相关条款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合同事项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对于除斥期间,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才是有效的,否则可以导致无法进行处理的情况。
二、除斥期间的分类包括什么
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如解除权、撤销权等。按照规定,除斥期间,是不能被任何事情中断的,也就是说除斥期间中止通常是不被允许的。
除斥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一合理期限。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这一规定明确了合同解除可以由法律规定除斥期间,也可以由当事人直接约定除斥期间,并允许在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期限时由对方催告确定合理期间。
三、除斥期间是不是绝对期间
除斥期间不是绝对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结语
除斥期间的规定涉及到形成权、解除权、撤销权等。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催告后法定代理人追认权行使的1个月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相对人催告后被代理人追认权行使的1个月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债权人对侵害行为行使撤销权的1年和5年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款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合同解除权的认定需要由双方协商来进行处理,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合同的相关条款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合同事项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对于除斥期间,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才是有效的,否则可以导致无法进行处理的情况。除斥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2020-12-29) 第二十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该合同的履行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因民法典施行后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 第 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1年”、第七十五条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的“5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12-29) 第五条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民法典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