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目的无法实现、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迟延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违约导致目的无法实现、双方协商一致、约定解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分析
合同到期的,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的解除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形:
1、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2、合同履行期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仍然不履行的;
4、一方迟延履行义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5、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
6、发生双方约定的解除合同情形的;
6、发生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合同情形的。
拓展延伸
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取决于合同的具体条款和适用的法律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被解除:1.合同双方达成一致;2.合同违约;3.合同存在欺诈、威胁或错误;4.合同无效或非法;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解除合同的程序通常包括书面通知对方、双方协商解决或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具体的条件和程序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请在具体情况下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结语
合同到期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当事人无法解除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解除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形:1、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仍不履行;4、一方迟延履行义务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双方一致解除合同;6、双方约定的解除情形;7、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具体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取决于合同条款和适用法律规定。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