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损害他人名誉属于侮辱罪,使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情节严重者可处罚。损害他人财产需承担赔偿责任,按市场价格计算损失。恶意破坏财产者可能受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侵害他人财产时,损失按市场价格计算。
法律分析
一、损害他人的名誉属于什么犯罪
损害他人名誉是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可以要求机关提供协助。
二、损害他人财产的承担什么责任
损害他人财产的首先应当承担对财产所有人的赔偿责任,赔偿所有权人财产损失。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如果是恶意破坏他人财产,他人报警处理的,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可能会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故意毁坏的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还会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结语
在法律中,损害他人名誉属于侮辱罪,即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而对于损害他人财产的行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同时,如果损坏财产属于恶意破坏,可能还要承担行政责任,甚至构成犯罪,可能面临拘留、罚金或有期徒刑等刑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损失计算方式也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