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或雇主在以下情形下需承担连带责任:1)肇事司机无力赔偿时,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2)单位所有的肇事车辆,司机在工作中履行驾驶职责,单位承担赔偿责任;3)个体户、承包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主雇佣司机从事运输,车主或雇主需承担赔偿责任;4)肇事车辆租赁期间发生事故,车主和承包、承租人共同承担责任;5)挂靠单位收取管理费或分享盈利视为共同车主,由车主承担赔偿责任,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分析
下面几种情形中,单位或者雇主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1)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事故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肇事司机暂无力赔偿,由司机所在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
(2)肇事车辆为单位所有,司机执行职务,即工作或生产过程中履行驾驶职责,行为受所在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委派或认可,该单位或车辆所有人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3)肇事车辆为个体户、承包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主,雇用司机从事运输,车主或雇主应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4)肇事车辆承包、租赁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和承包、承租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5)肇事车辆挂靠单位收取管理费或分享盈利视为共同车主,由车主承担赔偿责任,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归属:上班期间不慎刮伤他人车辆,应由谁承担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上班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归属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在本案中,由于是在上班期间发生的刮伤他人车辆的情况,首先需要确定是否属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如果刮伤发生在工作职责范围内,雇主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如果是个人行为或与工作无关的情况,责任可能会由个人承担。
此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过失或疏忽行为。如果刮伤是由于不小心或疏忽导致的,责任可能会由刮伤车辆的驾驶员承担。然而,如果存在其他因素,如道路状况或其他车辆的行为等,可能会导致责任的分摊或转移。
最终,责任的归属需要根据具体的证据和相关法律的适用进行判断。建议当事人保留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并与对方进行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以确定责任的具体归属。
结语
单位或雇主在以下情况下需承担连带责任:1.肇事司机无力赔偿,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2.单位所有的肇事车辆,司机在工作中行驶,单位承担赔偿责任;3.个体户、承包户、私营企业主雇用司机从事运输,车主或雇主承担赔偿责任;4.肇事车辆承包、租赁期间发生事故,车主和承包、承租人共同承担责任;5.挂靠单位收取管理费或分享盈利,视为共同车主,车主承担赔偿责任,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上班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归属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行为是否属于工作职责范围、是否存在过失或疏忽行为等。建议当事人保留相关证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并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