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缓刑不能当法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得正在被执行刑罚。判缓刑需满足较轻犯罪、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条件。被宣告缓刑需遵守法律、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规定,批准迁居,可能禁止特定活动、区域和人接触。
法律分析
一、判缓刑还可以当法人吗
判缓刑不可以当法人。缓刑期间可以注册公司,但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间出现上述情形时,该企业法人应当主动申请办理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
2.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3.正在被机关或者机关通缉的;
4.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二、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性;
4.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的不利影响。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循哪些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循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5.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结语
判缓刑不得担任法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出现相关情形应申请变更登记。判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性、对社区无不利影响。被宣告缓刑需遵守法律、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规定、离开需批准。缓刑期内可能禁止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条 第一审人民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